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间继续一天天过去。
排练如期进行,但成员们经历了一段有波折的心路历程。
范宁那天的话,的确是把他们听到消息后颓丧的心情给拉了回来,但起初将信将疑,边排练边胡思乱想的人很多。
好在那四位核心首席,起到了良好且让人心安的带头作用,而且他们逐渐发现,范宁的确是在用心排练,一点一点地抠细节,调整各声部的处理方式,尝试调出想要的音响效果,并不断地在修改优化自己的总谱。
这位身兼作曲和指挥的同学,有一双敏锐到令人望尘莫及的耳朵,他可以在二十多个声部中听出任何乐器的瑕疵,包括处于次要声部的乐器。
很多时候,大家也觉得某一段整体效果听起来不对,可能是情绪上的,可能是音色上的,但找不出具体原因,范宁则可以通过几次尝试,逐渐排查到具体的乐器处理方式——比如让铜管渐强的曲线更缓或更陡,让弦乐冲上去的时机提前或延后几个小节,让木管更改一下换气的方式,或让全员齐奏和弦时,某些音弱下去,某些音强起来,突出某个大家之前从未注意到的内声部或低音线条进行。
然后效果几次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且范宁虽然对每个成员的失误都一清二楚,但他没有过分苛责,只有在问题比较大时给一些点到即止的提示,多数情况下鼓励团员自行调整。
范宁清楚,这和未来自己负责一支乐团还不是一个性质。
如此抓大放小的策略,既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失误被察觉,又感受到了被宽容地对待,于是大家彻底服气了范宁的指挥水准,演奏的信心也逐渐被强化,并从这件事情的信心影响到了另外一件事情的信心。
而外界,学校和范宁双方都没有给出进一步解释,似乎公告栏里的那张声明,就是双方认可的“最终版本”了。
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舆论闹得再凶,媒体们的报道得再夺人眼球,热度也会逐天下去。
是否暗流涌动不知道,至少表面上热度会逐天下去,校园各处从音量上来说,不会显得吵闹。
但也有一部分细心的人注意到了,范宁招募的同学们,仍在组织排练,而且招募和推荐仍在继续进行。
4月份时,很多人暗地里问了那些参与排练的乐手,乐手们证实,毕业音乐会当天仍会首演。
这让另一半渴望听到范宁《D大调第一交响曲》响起的支持者,有种看到转机,类似“起死回生”的惊喜感...可是他们也感到困惑,难道那天白纸黑字的声明是假的,或另有隐情?
他们进一步表达了这点疑惑,却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主要是那些被问的人,确确实实自己也不知道用意,也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
而到了5月份,气氛就愈发平静下来了,也没人再去打探什么内幕,另一半的人认为,范宁只是在为毕业音乐会之后的某场音乐会上的首演做准备。
在世界一流音乐学院的交响大厅,率领一支乐团首演自己的交响曲,仍旧是艺术生涯的大事,是自身的实力和荣耀,是绝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一生难以拥有的体验不是么?
招募也在继续,但进展越发缓慢,到后期学生人数也未满70,堪堪凑齐了三管制的编制,最后放低了纳入标准,在音乐学系里挑了几位管乐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将木管和铜管勉强凑到了四把的平均线。
小号实在凑不到5把,但范宁数次声明,圆号的数量一定要7把,最后终于凑齐,委托卢给他们做了一些强化练习,演奏时跟着前面4位一起吹就好了,把气势和音量拉上去。
在宋末打了十年仗的姜森,穿越到了1976年的香江,一个港综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开启了一段全新且永无止境的旅程!PS本书诸天文,又名从港综开始的诸天,不走剧情线,主角做事随心所欲,简单粗暴,不喜勿入。...
从前我以为,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不会出轨,那个男人一定是我老公。直到那一天,我撞见他与另一个女人缠绵,面对重重背叛,我最终走上了复仇之路...
我喜欢你对不起,我们还小,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日常温馨正能量三观正平而不淡智商在线...
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林军偶得许愿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诸天万界完成任务的道路。他是正阳门下里的韩春明,没有娶拜金的苏萌,而是把他的古玩事业发扬光大。他是山海情里的安永富,没有瘫痪,而是让水花过上了好日子。他是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小猛,没有让程峰抢走沈冰,而是两人携手过完了幸福的一生。万界影视剧里的...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同居校园日常狗粮轻松神奇的距离锁定让我和同桌徐菁无法离开彼此。我们被迫开始了同居生活一起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内向的她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不定闹钟就会睡懒觉郁闷了会鼓嘴喜欢可爱的小动物悄悄写网文并且车速快得飞起。好吧,我承认她是个有点可爱的女孩子但是!我的心里只有学习!笨蛋才会浪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