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还在脑海中思考如何拯救大明的宋应星,则是直接被刘备简短的一句话拉回了现实。
亩产千斤的作物!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作为看过自己著作《天工开物》的宋应星,自然知晓,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土壤,气候,栽培方式等缺一不可。
即使将之都做到了最好,以现在大明的作物产量,北方小麦一季也就三百斤,南方水稻亦是如此,同样是三百斤左右。
但是现在他竟然从刘备这个东汉人的口中,听到了竟然有亩产千斤的作物,这让他如何还能淡定下去。
“店家,不知这些亩产千斤的作物为何。”
“宋叔,据我所知,目前大明应该有番薯玉米土豆了吧。哦,番薯就是甘薯,玉米就是玉蜀黍。”
这些别名都是当初在张泊搜索时亩产千斤的粮食时看到的,还特意记了下来,这不,就派上了用场。
听到张泊提及甘薯与玉蜀黍后,宋应星的脸上露出回忆之色。
目前的大明确实有这几种作物,只不过产量并不乐观。
甘薯他并没有亲自见过,他第一次听说还是在前内阁次辅徐光启的《甘薯疏》中,因此,他并不清楚甘薯的实际产量。
至于玉蜀黍与土豆,两者的产量皆不高,都在两百斤左右,甚至还比不上小麦与水稻的产量。
这些难道就是店家口中那亩产千斤的作物吗?
沉默片刻,宋应星将自己的疑惑告知了张泊
张泊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在大明,土豆和玉米的产量竟会如此之低。
他当即取出手机,查看起产量低的原因。
很快张泊便得出了结论,因为玉米和土豆属于外来作物,并没有适应大明的气候和土壤,这才造成了产量低。
想来应该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一般的道理。
“店家,莫非现在玉米甘薯玉蜀黍皆能亩产千斤。”
“没错。”
张泊也是将他搜索到的原因告知了宋应星。
外来作物?适应气候土壤。
镇政府门外,一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径直停在了楼门口,从轿车上下来一位年纪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来,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脚蹬一双曾明瓦亮的黑皮鞋,猛一看,以为是男人呢,仔细一看,脖子里系着一条淡花色的丝巾,才知道是一个干练的女人。...
误把属性点全点到了掉宝率上后,萧世发现自己每次击杀,都会掉落一件物品。拍死一只蚊子,掉出了一枚丹药。斩杀一头恶灵,掉出了一本秘籍。砍死一个武者,掉出了对方的修炼心得。...
在邪神漫步的世界,上演温馨的日常。天生精神异常的少年决心成为一名猎魔人的学徒。只是猎魔人的大半能力都在灵侍身上,而他的灵侍是家政型的能够将油污一冲就干净的水枪,能够吐出清洁的泡泡最重要的是足够可爱!...
开局穿越到鬼怪横行的世界?...
仕途之路,争斗不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何决胜千里登临权力之巅,请看官场草根的逆袭之路。...
在宋末打了十年仗的姜森,穿越到了1976年的香江,一个港综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开启了一段全新且永无止境的旅程!PS本书诸天文,又名从港综开始的诸天,不走剧情线,主角做事随心所欲,简单粗暴,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