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时间,司徒非和蔡如柏都陷入了沉思,何炜却想了想,急中生智有了个法子。
“长官,不如我们搞个滚筒战术,直接把蔡团长的九五六团补进去如何?”
“老弟,你什么意思?”司徒非问道
“长官,既然你派出去的那个团短时间内回不来,那干脆就不要让他们往这里开进了,正好我和蔡团长的部队开了回来,不如就把蔡团长的九五六团拉到前沿填补空缺,让九六零团不急,慢慢开到后面去构筑工事,组织防线,和日本人来一手滚筒战术。”
“滚筒战术?”
司徒非问道。
“哦,长官,这滚筒战术其实就是逐次交替撤退战术,以贵师的具体情况来说,贵部下属有九五五团,九五六团,九五九团和九六零团四个团,原本守备第一道防线是第九五九和第九六零团,第二道防线是第九五五团在负责,现在九六零团开不回来,阵地出现了空缺,那咱们不如就把九五六团补进去,让第一线阵地由九五九团和九五六团来负责,第二道防线依旧由第九五五团守备,九六零团直接开到九五五团后面去建立第三道防线。”
“待到日军攻击过来,第一道防线先拼死抵抗,待到无法支持时,我们再把部队撤下来,将第一道防线撤下来的部队撤到第三道防线后面去建立第四道防线,然后由第二道防线的部队去迎击日军,等到第二道防线支持不住了,那就再把第二道防线的部队撤到第四道防线后面建立第五道防线,如此交替掩护,逐次阻击岂不比集中于一线死顶强。”
何炜所说的战术其实就是交替掩护逐次撤退战术,他之所以说是滚筒战术,则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战术实则是被国军的著名将领廖耀湘发扬光大。
在远征军入缅作战时,廖耀湘就是用了这种交替掩护撤退战术,在缅甸战场的斯瓦河阻击战中成功的阻击了日军,掩护了己方的主力撤退集结,并最终成功在日军的追击下脱身,这种战术其实就是交替掩护,逐次后退,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只是在后世的互联网讨论上莫名其妙的火热了起来,还被冠以滚筒战术的绰号。
说到这里,何炜的思绪突然莫名的想到了廖耀湘,现在这位仁兄应该也在南京保卫战的战场上奋战,如果他所记不错的话,廖耀湘现在应该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二旅的中校参谋主任,而那场发生在几年后的轰轰烈烈的远征军入缅大战,自己又是否能参与的进去?
何炜的思绪突然开始胡乱发散起来。
何炜这一番话说完,司徒非稍加思考,眼前一亮,顿觉何炜的这种战术颇有可行性,其实以目前的形势也只能这么干了,除了何炜的这个战术已然是别无他法。
“何营长的这个战术倒是个好主意,颇有见地,事到如今,情况紧急,就这样办吧。”
司徒非好像是抓到了突破口,略点点头说道,一句话即把何炜从毫无意义的纷乱思绪中抽离了出来。
随即,司徒非即叫来了参谋,下达了最新的战斗命令,即何炜所部特务营与蔡如柏的第九五六团开往第一道防线,接替原九六零团的阵地。
另考虑到第九五六团在伏击战中损失了三百多人,又从师辎重营中抽调了一个连的辎重兵拨给蔡如柏补充其伤亡缺额,第九六零团则向后机动行军,直接转移到负责第二道防线的九五五团后方构筑工事,建立第一六零师的第三道防线。
就这样,在何炜的建议下,第一六零师搞起了滚筒战术,而接下来第一六零师和第六十六军即将面对的,便是日军第十六师团的主力部队,这次不是一个中队,一个大队,而至少是一两个联队乃至一整个师团的敌人,一场真正面对面的血火厮杀,即将在汤山外围上演。
ps:各位书友,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
大学生张青山,被打成瞎子,开除学籍,回归乡里,却得到奇异传承,从此咸鱼翻身,治病救人,种田养殖,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顺便跟小姐姐谈谈情说说爱...
蓝星人谢天枭因熬夜读小说,猝死穿越成斗气大陆一名半圣级强者,又开启了吞噬系统!至此,一名尊号‘噬枭圣者’的神秘强者出现,搅动着整个中州风云!ps野生原创半圣,要抢女主,不针对萧炎,也不当保姆送机缘。半系统文,该杀就杀。...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宋末打了十年仗的姜森,穿越到了1976年的香江,一个港综和现实相结合的世界,开启了一段全新且永无止境的旅程!PS本书诸天文,又名从港综开始的诸天,不走剧情线,主角做事随心所欲,简单粗暴,不喜勿入。...
仕途之路,争斗不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何决胜千里登临权力之巅,请看官场草根的逆袭之路。...
误把属性点全点到了掉宝率上后,萧世发现自己每次击杀,都会掉落一件物品。拍死一只蚊子,掉出了一枚丹药。斩杀一头恶灵,掉出了一本秘籍。砍死一个武者,掉出了对方的修炼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