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所谓的『贴一贴』的战术,是李犁在司马懿的弓骑兵的战报当中,自行琢磨且二度开发出来的。
练过很多次了,但是还没有具体真刀真枪的实战过。
现在,就轮到了曹军享受一下李犁的第一次。
李犁不是什么三国名将,如果不是遇到斐潜,或许他一辈子就在漠北,或是北地里面当一个大头兵,默默的生活,默默的死去,而现在他有了更大的一个舞台,容许他自由的施展自身的才华。
李犁对那些远远飞来的曹军轻箭毫不理会,一边跑动一边左右观察着自己的阵列。
因为是他提出的『贴一贴』战术,所以他必须亲身体验这贴近的暧昧,摩擦的快感。
原先司马懿的弓骑兵战术,类似于放风筝。跑一段,停下来射,然后再跑一段,再射。虽然说司马懿靠着这种战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李犁却觉得并不适合,或者说并没有完全发挥出骑兵的优势,并不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战术模式。
这或许是因为司马懿本身就不是骑兵将领,他只是大理寺卿兼职的统领罢了,虽然也在北域下基层锻炼过,但是毕竟在北域的时候没有真正上过战阵,也没有像一个骑兵军校将领一样提着战刀去直面搏杀,甚至司马懿的弓箭射术么……
嗯嗯,咳咳,不提也罢。
所以司马懿在开发弓骑兵战术的时候,难免就会受到他自己个人能力的一个隐形限制,而现在李犁作为在北地和大漠里面长时间军旅生活,并且从基层兵卒一步步爬上来的军校,他对于弓箭以及骑术这两个技能的结合,有他更为深刻的理解。
骑兵,最强的不是弓箭,而是速度!
所以司马懿的方向,其实是有一定的偏差了。
司马懿的弓骑兵骑射战术,其实是步卒加战马的战术,而不是真正的骑兵战术。
而李犁则是和司马懿相反的选择,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尤其是在作战的这种生死关头,骑兵的速度一定不能降下来!
司马懿弓骑兵战术的跑停射,其实也有优势。
远距离,就保证了弓骑兵的生存,不会被步卒的刀枪捅到打到,停下来射,就保证了弓骑兵射击的命中率。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自己的存活,又提升了对于敌军的杀伤,自然就是犀利无比。
而李犁却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式,另外的一个方向……
速度!
当骑兵开始结阵奔驰的时候,对于曹军兵卒来说,就有一种满世界都是马头和马腿的感觉。
长长的马鬃在风中飘飞,马蹄扬起的尘土像是一道幕墙般朝着曹军兵卒撞过去。
领头的骑兵都是经验丰富的精锐,他们精准的控制着战马,并没有因为在奔驰当中改变方向,亦或是贴近了曹军步卒阵线就显得有些不稳。长期训练和实战的成果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领头骑兵的带领之下,李犁准备和曹军贴一贴的部队,宛如在水中游动的鱼,平稳的甩了一个尾巴,就几乎和曹军『贴』到了一起!
密集的蹄声汇成隆隆的声音,在李犁的耳中如同仙乐!
但是在曹军兵卒的感受里,李犁等人的行动,就像是一面庞大的铁和血组合的战车,就算是没有直接碾压上来,但是就这么『贴』身而过,也足以让一般的曹军兵卒心惊胆战,哇哇乱叫。
『稳住!稳住!』
曹军阵列当中的督军大吼着,他们不明白李犁等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们已经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一边喊着让其他人稳住,一边开始朝着盾牌和人墙后面缩起脑袋来。
说是『贴一贴』,那么自然不会直接冲撞进去,当骠骑骑兵和曹军阵线最近的距离甚至只有十步之近的时候,李犁顿时大吼一声:『风!大风!』
整个队列的骠骑骑兵也同样跟着大吼:
『大风!』
『大风!』
老兵朱高远,穿越成为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凭借熟知的历史知识及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率领千余残部成功的从朝阳门溃围而出。继而出人意料转进燕山,躲过流贼大军追剿。继而设计兼并了吴三桂派去劫驾的一千夷丁。一片石大战爆发后,又率领两千明军长驱南下。流贼惨败退出北京,建奴南下,朱高远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死守黄淮防线。...
许敬文魂穿南韩,开局反杀了欲谋害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并凭着一模一样的长相顶替死鬼哥哥的身份窃取了他检察官的位置,房子,妻子。李代桃僵的他决定当个好人,要把贪官和罪犯全都赶尽杀绝,结果上班第一天却发现贪官竟然是他自己PS浪子主角,行事略屑,纯粹爽文,不喜勿入,老作者,不投毒,已有完本万定老书。...
五年前,为救病重的母亲,余星染余星染墨靳渊最新鼎力大作,2017年度必看玄幻小说。...
2002年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上海获得了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第二件事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第三件事是陆渐红失恋了。陆渐红经过调岗,要离开熟悉的家乡小镇。...
一觉醒来。洛青舟成了大炎帝国成国府洛家的一个小小庶子。为帮洛家二公子悔婚,洛青舟被迫入赘,娶了一个据说不会说话不会笑的傻子新娘。直到拜完天地,洞房花烛夜后,他才突然发现我家娘子,不对劲!岂止娘子不对劲,就连娘子身边的两个小侍女和秦府其他人,都不对劲!大侍女甜美娇俏爱撩人,声如百灵鸟小侍女冷若冰雪杀气重,出剑...
穿越成假李,接受被摆布的命运。但同为李唐血脉,凭什么我就应该是弃子。既然天下皆为棋子,那我就翻了这棋盘!执棋者,非你一人可为也!多年之后,看着满堂文武高呼万岁。李璟坐于金銮抚棋而笑。袁天罡,大唐已复。既见天子,为何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