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翌日,东边天际刚泛起蟹壳青色,街巷间已然是零星亮起了灯火。
陆北顾起床洗漱完毕,来到了学舍的院子里晨读。
依旧是《论语》。
陆北顾的晨读是不间断的,哪怕在旅途上也是如此,所以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这本书他已经彻底熟记于心了。
实际上,这还是在前身不具备“过目不忘”能力的基础上做到的。
而很多天才都是自带这项能力的,比如张方平。
张方平少年时便聪敏绝顶,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就只能找人借阅史书,厚厚的大部头,十来天就归还了。
人家问他,他说他都读完了,稍微考校果然没吹牛。
而因为他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当时宋绶等一众大人物认为他是天下奇才,予以提携。
不过没有自带这项能力也不太影响陆北顾备考,他自有一套记忆方法,比过目不忘差一点,但也没差多少就是了。
“如今我对《论语》已经背熟,单是考县试,只要身体状态不出问题,大脑能够正常运转,帖经这一科目,是一定能够做到十道题全对的!”
看着手上已经有点卷边的书籍,陆北顾心中思索道。
“不过也只是应对县试,若是州试,听计云说,难度还要再上一档!”
宋代科举考试没有明代清代那么变态,不会给弄个“截搭题”出来。
但要是觉得把《论语》背熟,就能在州试也达到十题全对的成绩,那可就真想多了。
用常规思维想都知道,玩个游戏不同周目的难度还不一样呢,怎么可能不同等级的考试,题目难度没有任何变化?
实际上,帖经这个考试科目的难度是有的,只是不在县试而已,等到了州试,就开始出现“倒拔题”了。
所谓“倒拔题”,就是考官为增加考试难度,故意从中《论语》中选取孤章绝句或易混淆的难句作为考题,且前后遮蔽的方式异常刁钻,如只露出一两字或遮蔽学生背诵时候常用到的记忆点,要求考生根据有限线索补全原文的一种题型。
请问,假设你把《论语》背熟了,那现在出题如下,你应该怎么填空。
“子_曰:“_____,_____,____矣。”
不会答?
不会就对了,目的就是不让你轻易答出来。
那么怎么分析到底是《论语》里的哪句话呢?
也有办法,比如这个“曰”前面有两个字,那就肯定就先能把“子曰”给排除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
至于是子贡、子游、子夏、子张、子路还是谁说的,那就得看后面具体空了几个字,用的什么标点符号,而《论语》里又有哪句话的结尾是“矣”了。
而这三句话全都是五字句,所以答案是——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种“倒拔题”对考生记忆搜索的要求,显然是非常高的。
走一步,看两部,谋三步,在步步惊心的官场,如何披荆斩棘,红颜相伴,看一个亦步亦趋的基层青年,如何一步步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官场失意,情场便得意,逛街都能捡着大美女,岂料此美女竟...
若人生不止一次,吾必当君临万界。洪武十年,朱元璋通过人生模拟器,来到明朝末年崇祯十五年的时空。当他翻开史书,看到朱棣篡位的时候,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看到大明战神一战葬送百万大军,他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而当他看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遍地,大明江山危在旦夕之后彻底坐不住了。一群不肖子孙,都给咱滚一边去。什么后金,什么闯王,...
简介搞笑热血战斗系统正在蹲坑却意外穿越到了多元宇宙。带着一个动不动就要弄死他的系统。为了活下去只能挥动拳头,打碎一个又一个障碍你们好,我叫野原新之助,说起来挺难为情的,请问你们这里谁最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觉醒来。洛青舟成了大炎帝国成国府洛家的一个小小庶子。为帮洛家二公子悔婚,洛青舟被迫入赘,娶了一个据说不会说话不会笑的傻子新娘。直到拜完天地,洞房花烛夜后,他才突然发现我家娘子,不对劲!岂止娘子不对劲,就连娘子身边的两个小侍女和秦府其他人,都不对劲!大侍女甜美娇俏爱撩人,声如百灵鸟小侍女冷若冰雪杀气重,出剑...
认识了小半年的美女邻居突然问他要不要在一起刘信安思考了短暂的几秒后笑着点头可几天后,她却突然消失之后又突然在电视机里出现刘信安感情我那喜欢白给的女朋友还是个大明星?...